锐牛沃德讯息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用药(北京协和医院药品)

2022-11-28 17:49:57 | 人围观 | 评论:

治疗难,是罕见病患者面临的三大世界性难题之一。即使能够确诊,大部分患者依然面临无药可用、买不起药的困境。近年来,在政府、医院、企业、社会组织的多方努力下,截至2021年底,共有70余种罕见病药品在国内上市,其中40余种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体现了党和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北京协和医院在罕见病诊治领域先行先试,加强罕见病用药药事管理,探索罕见病用药可及,推进罕见病药物研发,为国家建立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作出了应有贡献。

加强罕见病药事管理

罕见病患者人数少,药品研发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大规模临床试验难以开展,药品的有效性也很难在上市前得到全面评价。“北京协和医院不断加强药事管理,建立了具有协和标准的药学服务质控体系,推动了罕见病合理用药水平逐步提升。”药剂科主任张波介绍。

米托坦片已在欧美国家获批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但未在我国上市。为了满足我国患者的用药需求,张抒扬院长牵头开展政策研究,寻找采购途径,准备申报资料,北京协和医院于2019年3月向主管单位提出申请,以一次性进口的方式购买米托坦片。

为保障米托坦片的合理使用,医院多科处室积极联动,共同起草北京协和医院临时进口药品米托坦《临床使用指南》《管理办法》《患者用药知情同意书》等十余项文件,建立了肾上腺皮质癌多学科诊疗团队,从治疗方案制定、临床疗效评估、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监控、血药浓度监测和结果解读等多角度、全方位做好患者个体化及规范治疗的管理,创新开展了一系列药学服务。

近期,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多学科诊疗团队专家依据循证医学证据,结合实践经验制定的《米托坦治疗肾上腺皮质癌专家共识(2021)》,在STAR 2021年度中国指南/共识评级中,获高质量共识评级前5%。此共识是国内外首次发布的米托坦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药学相关专家共识,为促进米托坦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规范化、合理化以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为推动罕见病用药精准性、安全性,医院还建立了罕见病精准用药平台,积极开展血药浓度等相关研究。临床用药过程中,罕见病诊疗团队发现米托坦的治疗范围窄且个体间药代动力学变异性大,而关于影响米托坦药代动力学个体间变异性大的因素的证据有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北京协和医院罕见病协作组药剂科、内分泌科和泌尿外科等研究团队临床团队深入探讨了影响中国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米托坦血浓度的因素,特别关注米托坦代谢酶基因型多态性在其中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近日发表于Frontiers in Oncology。该研究表明,患者米托坦血浆浓度显著受米托坦累积剂量和药物代谢酶CYP2B6 516和CYP2B6 26570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其中,野生型患者在用常规药物剂量治疗时处于米托坦血药浓度暴露不足的高风险中。这为进一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米托坦提供依据,是北京协和罕见病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又一重要成果。

药剂科还制定了包括用药风险管理计划等管理文件,并严格按照患者名单和医师处方资质合理用药。同时,药师充分告知患者药品使用方法,做好知情同意工作,主动进行用药监测,开展患者教育等。为罕见病药品的临时进口申报、引入和临床使用开启了先河,积累了经验。

探索罕见病用药可及

罕见病用药可及性低,是制约罕见病临床诊疗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截至2021年底,基于《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中的121种罕见病,86种罕见病在全球有治疗药物,其中9种罕见病面临 “境外有药,境内无药”的窘境。北京协和医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积极探索罕见病药物一次性进口、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开设急需用药“绿色通道”等新模式,为患者打开了一扇又一扇希望之门。

2019年,医院打通国内临床急需罕见病药品米托坦“一次性进口”路径后,又成功完成了国内首次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治疗药物诺西那生的成人鞘内注射。2022年4月21日,经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密切配合,患有SMA的成年藏族患者桑某成功完成诺西那生钠鞘内注射,成为西藏接受此项治疗的第一人。

▲协和多学科团队为SMA患者进行会诊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ATTR-CA)治疗药物氯苯唑酸软胶囊获批上市后,协和医院为一名野生型ATTR-CA患者开出了全国首张处方;黏多糖贮积症治疗药物艾而赞在国内上市后,通过DTP药房(直接面向患者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服务的药房)方式,迅速投入临床使用;艾替班特在协和医院首次用于临床,开启了我国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治疗的新时代;罕见病创新药麟平在协和医院开出全国首个处方,填补了国内X连锁低磷血症(XLH)临床治疗的空白;三期临床新药iptacopan以拓展性同情使用临床试验用药方式,解决了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断药困境;罕见癫痫疾病的治疗药物氯巴占,即将在协和医院开出首方……多年来,北京协和医院致力于汇集多方之力,不断提升用药可及性,纾解罕见病患者用药痛点、难点。

▲志愿者在北京协和医院为硬皮病患友取药发货

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自身免疫病,患者小赫所需的药物为协和院内制剂。2020年2月,因疫情影响小赫无法及时进京就医,又面临断药风险,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国罕见病联盟共同协调下,硬皮病外地患者急需用药“绿色通道”成功开通,在核实患者病历资料、用药需求的基础上,通过远程加号的方式,志愿者集中为患友拿药、发货,许多患友发自内心地感慨,“在疫情期间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便利”。

张抒扬院长表示:“医者的使命就是拯救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在罕见病用药的‘破冰之旅’中,有很多的机制创新、路径创新,可以起到示范作用,使更多类似的患者得到帮助。这不仅体现了协和医院‘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患者’的责任担当,凝聚了社会各界的爱心和力量,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推进罕见病药物研发

我国罕见病药物研发尚处起步阶段,存在巨大的临床需求。过去9年里,在国家药监局网站登记注册的罕见病药物临床试验总体数量较少。

“罕见病药品临床试验与常规药物临床试验完全不同,前者难度更高,面临的挑战更多,因此从临床试验的设计上,要求也是完全不同的。”临床药理研究中心主任韩晓红介绍。目前,针对罕见病无药可医的困境,医院采用“两条腿走路”的思维模式,一是研发罕见病创新药品,二是发挥协和作为临床医疗机构的优势,老药新用,发现“老药”的全新作用机制,以探索其用于治疗罕见病的可能性。

罕见病药物并非完全孤立,有时还可以惠及常见病患者,同样,罕见病研究亦可以使医生对常见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例如研发用于治疗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目前被广泛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患者,心内科田庄教授介绍,“罕见病的发病机制相较于常见病更为单一,因此研发出的罕见病药物更具有针对性,常见病发病机制复杂,但某些机制可能与罕见病相似,因此一部分被研制出用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也能有效应用于治疗常见病。”

糖原贮积症是一组基因缺陷导致的糖代谢障碍疾病,严重时可能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80年代协和儿科引入生玉米淀粉疗法,有效延缓了患儿病情,但淀粉必须用凉水冲服,一天四次,半夜两三点还要起床,剂量过大且终身服用。科研人员王薇从2006年开始查阅资料、四处寻求解决办法,2015年在一次医院组织的学术沙龙上偶遇清华药学院钱锋教授,进一步联合企业攻关,研制的药物有望成为全球首个可以维持糖原患者血糖稳定的孤儿药。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罕见病的重视,罕见病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设进入加速期。数十余种罕见病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对临床急需的境外新药、创新药、改良型新药等实行优先审评审批;国家药监局于2022年1月6日发布《罕见疾病药物临床研发技术指导原则》……这一系列举措,无不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每一个弱势群体的不抛弃、不放弃,为千万个罕见病家庭支撑起一片蓝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