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牛沃德讯息网
你的位置: 首页 > 技术

文言文断句二轮复习(文言文断句选择题)

2022-07-28 17:42:32 | 人围观 | 评论:

1.给文言文句段加标点。

2.文言文句中朗读节奏的划分。

3.正确流畅地翻译句子。

一、文言文断句方法

1.主语和谓语之间(优先停顿)、动词和宾语之间要停顿(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可以不停顿),以使语意明确。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2.句首发语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句首发语词即指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无实在意义,只是充当语气助词作用的虚词,如“至于”“夫”“若夫”“盖”“且”等。如: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3.句首关联词后要停顿(优先停顿)。若句首出现表假设、转折等连词,如“若”“而”“然则”等,或表总结性的词语,如“故”“是故”等,这些词语的后面往往要停顿。如:然则/何时而乐耶?

4.句首状语后要停顿。如:①已而/夕阳在山;②中/轩敞者为舱。“已而”是状语,表时间;“中”是状语,表方位。

5.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优先停顿)。如:①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

6.在表示转折意思的句子中,按照“而前则前”的原则划分朗读节奏。如:①人不知/而不愠;②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7.有省略成分的地方要停顿。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也”“乎”等语气助词后要停顿。如:颓然乎/其间者。

9.根据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确定是否停顿。如:其一/犬坐于前。此句中“犬”是名词做状语。这句话的意思是:其中的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屠夫)的前面。根据文句意思的理解,这句话应停顿在“其一”的后面。

10.古人的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的后面要停顿。如: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虞山”是山名;“王毅叔远”,姓王名毅字叔远;“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11.骈句朗读节奏必须整齐划一,凡四字句皆两字一顿。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是四字骈句,应该两字一顿,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上述只是断句的基本规律,不能死搬硬套,应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地理解句意后灵活运用。

二、文言文翻译

1.特殊句式

(1)判断句。翻译时要加上“是”。常见的格式有:①……者,……也;②……者,……;③……,……也;④……,……者也。此外还有“为”“则”“乃”“皆”等表示肯定判断。

(2)被动句。文言文被动句中的“于”“为”常作介词,有“被”的意思。如:则人之食于虎,无怪矣。

(3)倒装句。

①疑问句中宾语前置。如:何陋之有?

②定语后置。如:马之千里者。

③状语后置。如:战于长勺。

④谓语前置。如:甚矣,汝之不惠!

(4)省略句。

①省主语:(他们)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②省谓语: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③省宾语:此人一一为(之,代桃花源人)具言所闻。

④省量词: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座)山,一(座)厝朔东,一(座)厝雍南。

2.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文言词语。如上句中的:旷——宽广。“换”和“对”虽然都是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但“换”成的双音节词中没有原词的语素。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夫战,勇气也”,“夫”是句首发语词,有引起议论的作用,“也”是句末助词,表判断语气,都可省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如:“吾从而师之”,“从”后省略了宾语“之”,翻译时要补上,译为“我跟从(他),并且向他学习”。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习惯。

(2018·江苏宿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贞观三年,太宗谓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乱,共安危,若主纳忠谏,臣进直言,斯故君臣合契①,古来所重。若君自贤,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至如隋炀帝暴虐,臣下钳口②,卒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虞世基等,寻亦诛死。前事不远,朕与卿等可③得不慎,无为后所嗤!”

贞观六年,太宗谓侍臣曰:“朕闻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异。然周则惟善是务,积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罚,不过二世而灭。岂非为善者福祚④延长,为恶者降年⑤不永?朕又闻桀、纣帝王也,以匹夫比之,则以为辱;颜、闵⑥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则以为荣。此亦帝王深耻也。联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选自《贞观政要·卷三》,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

【注】①合契:对合符契,这里引申为符合,投合。②钳口:闭口不言。③可:岂,哪。④福祚(zuò):福禄,福分。⑤降年:天赐予的年龄,寿命。⑥颜、闵:指孔子的两个学生颜回和闵子骞,他们以德行修养著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若主纳忠谏( )

(2)寻亦诛死( )

(3)无为后所嗤( )

(4)以匹夫比之( )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君失其国,臣亦不能独全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亦帝王深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体现了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点拨】第1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理解句意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1)句意为:如果君王接受忠直的谏言。纳:接受。(2)句意为:不久也被杀死。诛:杀。(3)句意为:不要被后人所讥笑。后:后人。(4)句意为:凭匹夫和他相比。以:凭。第2题考查点是划分文言句子的朗读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根据句意来划分:我时常拿这类事情对照自己的行为并经常告诫自己,总怕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被人耻笑。第3题主要考查点是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的要求是“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变单音词为双音词,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1)重点词:“全”:保全。“其”:自己的。句意: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2)重点词:“耻”:感到羞愧。句意: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第4题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需要抓住题干中的“唐太宗对侍臣说的话”“治国理政的思想”,阅读文章寻找相关语句进行总结概括。

【参考答案】1.(1)接受 (2)杀 (3)后人 (4)凭

2.朕每将此事以为鉴戒/常恐不逮/为人所笑

3.(1)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2)这也是帝王应该感到羞愧的。

4.君主能接受忠言,虚心纳谏,臣子能直言进谏,要施行仁政,关爱百姓。(围绕这几方面答题即可)





标签: